首页  学生发展 学生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实践能力—— 2025年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通知

发布时间:2025-10-14 15:46:53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特举办2025年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欢迎在读的应用心理硕士、博士研究生踊跃报名参加。

 

一、比赛内容与要求

本次大赛设有4个项目:(1)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面谈技能比赛2)应用心理案例开发比赛3)心理科普作品创作比赛4)应用心理方案/产品设计比赛,各项目的内容和要求说明如下:

(一)心理咨询/理治疗面谈技能比赛

本项目旨在提升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面谈方面的基础能力与技巧,培养具备伦理意识、能正确建立咨访/治疗关系、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面谈技巧的心理工作者。比赛聚焦生活中常见的发展性心理健康/疾病问题,现场考察参赛者对来访者/患者的面谈辅导过程的把握和个案概念化的能力。

赛采用视频参赛的模式,参赛选手需按照要求提交相关视频和材料。

本项目仅限个人参赛。

参赛人员组成:指导老师1人、参赛学生1人、咨询模特1人。

参赛材料的提交要求:

1. 咨询练习或者现场展示视频(mp4 格式):总时长20分钟左右(需要呈现出完整的咨询环节),具体包括咨询面谈对话节选(15分钟),咨询师对来访者问题陈述(3分钟),咨询师咨询后对本次面谈的回顾、小结(2分钟)。

2. 咨询案例及面谈对话的文字说明(pdf 版):包括案例提交的来访者知情同意的伦理证明,来访者的主诉和基本背景,咨询师的诊断分析、对个案的概念化,咨询录像的对话文字和咨询师对本次咨询的自我评价。

3. 参赛作品原创性声明

录像视频要求详见附件1。

邮件提交料包命名格式为“方向+学号+姓名+心理咨询面谈技能”

(二)应用心理案例开发比赛

本项目旨在提升应用心理研究生将基于心理学理论的应用成果提炼、编制为教学案例的能力,增强学以致用、产教融合的意识。选题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组织与管理心理、临床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咨询、社会心理服务、人工智能应用、人因工程、军事心理、司法与犯罪心理、运动心理、网络心理与行为等。

本项目允许个人或团队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3 人)。

参赛人员组成:指导老师1人、参赛学生不超过3人。

参赛材料的提交要求:

1. 电子版案例封面(PDF 版,包含参赛者信息)

2. 电子版案例正文(PDF 版,不能体现任何参赛者信息

3. 电子版案例使用说明(PDF 版)

4. 汇报 PPT(同时提供PPT PDF 两个版本)

5. 参赛作品原创性声明

6.案例正文查重报告

案例主题及格式详见附件1,正文在1万字以内, 可附图表、照片等资料。

邮件提交料包命名格式为“方向+学号+姓名+应用心理教学案例开发”

)心理科普作品创作比赛

本项目聚焦“科普心理学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应用”这一主题,在互联网+时代下向大众传播高质量的心理科普知识,展现心理学的价值和魅力,倡导关注心理和谐建设、提升公众心理科学素养。

作品形式包括:短视频、设计图文、讲座和应用程序。

本项目允许个人或团队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3 人)。

参赛人员组成:指导老师1人、参赛学生不超过3人。

参赛材料的提交要求:

1. 心理科普作品(视频、设计图文、应用程序使用链接等)

2. 心理科普作品文字说明(PDF 版,不超过 500 字)

3. 参赛作品原创性声明

科普内容及格式详见附件1视频形式不限,纪录短片、情景剧、真人讲解、DV 短片、视频剪辑、PPT配音讲解、动画、动漫等均可。图文形式包括科普图片、展板、漫画、折页、口袋书等多种形式。

邮件提交资料包命名格式为“方向+学号+姓名+心理科普作品”

(四)应用心理方案/产品设计比赛

本项目旨在推动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实践成果的展示与转化,促进心理学与人工智能、人因工程等领域的跨学科融合,聚焦心理健康、心理测评、社区治理等应用场景中的实际需求,引导参赛者设计具有创新性与应用价值的心理学相关产品或问题解决方案,提升学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应用水平。设计报告应完整呈现方案/产品的构思、设计和形成的全过程,体现科学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评审将重点关注设计过程的科学性、创新性、可实施性、可推广性,以及设计报告的逻辑性与可读性。

本项目允许个人或团队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3人)。

参赛人员组成:指导老师1人、参赛学生不超过3人。

参赛材料的提交要求:

1. 电子版设计报告封面(PDF 版,包含参赛者信息)

2. 电子版设计报告正文(PDF 版,不得出现任何参赛者信息)

3. 方案/产品展示 PPT(请同时提交PPT PDF 两个版本)

4.方案/产品介绍视频或演示材料(可选,MP4 格式,时长不超过5 分钟)

5.市场分析或可行性说明(可选)

6. 参赛作品原创性声明

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

邮件提交资料包命名格式为“方向+学号+姓名+应用心理方案/产品设计”。

 

二、比赛环节

报名方式:请于10月2624:00前扫码填写报名表并按要求提交参赛材料

材料提交:同步将参赛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0925087@zju.edu.cn。      

           

、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置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

奖励标准:团体赛一等奖(1000元)、等奖(800元)、等奖(600元

个人赛一等奖(800元)、等奖(600元)、等奖(500元

 

、赛事咨询

联系人:高老师

联系电话:0571-88273416

联系邮箱:0925087@zju.edu.cn(参赛料提交至该邮箱)

通讯地址:浙江大学紫区海纳苑3幢207

 

附件:

附件1:大赛内容说明-心理系.docx

附件2:参赛作品原创性声明-心理系.docx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

2025年10月14


浏览次数: 12

联系电话:0571-88273416  邮件:psymap@zju.edu.cn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区海纳苑3幢

浙大心理系

浙大MAP

以理观心